一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:从 "政策红线" 到 "法律底线"
"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!"10 月 1 日起施行的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》划出硬杠杠: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零星农田,必须优先在圈内补划。数据显示,我国 80% 的耕地已划入永久保护范围,这次更明确 "数量不减、质量不降、布局优化" 的调整原则 —— 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允许局部微调,但必须在县域内补划,省级备案,全程纳入 "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" 监管。
新规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约束,更通过公众监督织密保护网。

二、应收账款法治化:从 "商业惯例" 到 "法律义务" 的转变
10 月 15 日,新修订的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正式亮剑:"大型企业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付款条件!",数据显示,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 50% 以上的税收,新规不仅禁止拖延付款,更将 "二选一"" 大数据杀熟 " 等互联网乱象纳入监管,为 1.6 亿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市场监管总局同步推出 "企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",对首次违规的中小企业,可申请 "观察期" 整改,避免 "一罚了之"。这场 "法治春雨",正在滋养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。

三、药品安全升级:从 "企业自律" 到 "全链追溯" 的监管
10 月 1 日起,新版《中国药典》全面实施,668 个新增检测项目为药品安全再加码。最受关注的是儿童用药标准革新 —— 布洛芬混悬液增加 "口感一致性" 指标,氨酚黄那敏颗粒明确 "不含咖啡因",这些细节改写着 1.8 亿儿童的用药安全。国家药监局同步开通 "药品溯源码",扫码即可查看药品从原料到上市的全链条信息。

四、3 亿电动车车主注意!这 5 类行为 10 月起严查
覆盖生产、销售、使用全链条的 "电动车新规"10 月落地,3 亿车主需注意:
? 3C 证书过期禁上路:2020 年前生产的老国标车,12 月 1 日后禁止销售,违者最高罚 2 万;
? 电池 "芯片锁" 启动:私自更换非原厂电池将触发警报,交警查获罚款 200 元;
? 套牌车 "无所遁形":伪造牌照拘留 10 天,旧标车套用新牌按无证驾驶处罚;
? 非标充电器 "清零":使用不合格充电器首次警告,再犯罚款 200 元;
? 过渡期 "倒计时":8 月 31 日前生产的老国标车,11 月 30 日前须售完。

五、这些 "沉睡公司" 将被强制注销
10 月 10 日起,《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办法》出鞘:被吊销执照满 3 年未注销的 "僵尸企业",将被批量公示 90 天,无异议即强制注销。这意味着困扰市场多年的 "吊销未注销" 难题迎刃而解。
新规特别设置 "异议复活" 通道:正在打官司或有债务纠纷的企业,可申请恢复登记。这种 "有进有出" 的市场新陈代谢,正让 9600 万户在册企业轻装上阵。

文字编辑 | 圣港品宣
责任编辑 | 圣港品宣